随着我国居民对家庭健康的重视度不断提升,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变得更为迫切。超声设备是医疗器械中的一个大类,例如超声骨密度仪、超声经颅多普勒,都是常见的利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的医疗器械。
国内超声类医疗器械发展现状如何,未来又有哪些可以预测的发展方向,国产与进口超声设备之争将会呈现怎样的局面,请看下文的国内医用超声设备发展分析。
国产超声快速发展,临床需求不断扩容
发达国家超声起步早,存量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,增量主要来源于新品的替代, 因此仅维持缓慢增长,预计到 2019 年,全球医用超声诊断系统市场规模约为 74 亿 美元。从格局上看,老牌的 GPS 三巨头中的 GE 和飞利浦凭借产品性能和品牌优势 保持较高市场份额,而西门子则先后被东芝和日立超过,而国内的迈瑞和开立经过多 年的发展,也跻身到了世界前列。
尽管我国超声起步较晚,但经过多年发展,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,逐步成为继美、日之后的第三大彩超市场,预计市场规模近百亿元。仅从销量而言,国产设 备以其性价比优势逐步抢占进口份额,其中本土迈瑞医疗的彩超销量排名国内市场第 一位;但从销售收入来看 GE 和飞利浦仍排在前列,而国产的迈瑞和开立分别位于第 三和第五位,高端彩超市场仍然是进口品牌占主导。
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,国内超声的市场普及率得到快速提升,预计国内彩超市场 的保有量超过 14 万台。然而,随着老龄化加剧以及对健康需求的提升,各诊疗科室 对超声的需求仍未被满足,我们测算国内医院仍有超过 23 万台的彩超需求,对应市 场空间超过 500 亿元。此外,考虑到彩超设备 5-7 年的换代,以当前的存量市场估 计,每年设备更新的需求约 2.8 万台。
从发展路径看,彩超进口替代正当时
我国的医用超声起步于上世纪 50 年代,即黑白超时代,在持续使用 20 多年间 累计装机超过 10 万台。1985 年,进口彩超进入中国,开启了长达 20 年的技术垄断, 直到2004年开立医疗的彩超问世,开启了国产彩超的崛起之路。从2004年到2016, 国内医用彩超市场进口品牌的市占率由最初的 95%逐步下降至 75%,目前国产品牌 在中低端医用彩超市场销量已超过进口产品,随着国产高端彩超的发力和政策的支持,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。
在中低端超声领域,国产与进口产品无明显差距,但对于高端彩超,由于其更高 的诊断需求,对于成像色彩、灵敏度、探头等方面要求更高。国产高端彩超与进口品牌的差距主要有: 1)硬件设备:主要是芯片技术和多普勒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; 2)功能诊断辅助软件;3)探头:主要体现在探头的材料和性能方面。
近十几年来,全球彩超行业并无变革性的技术突破,海外巨头 GPS 等对彩超的更新换代多是集中在探头等一些软硬件的改进。而在这一时期,本土企业快速发展, 迈瑞推出的高端彩超 Resona7/8 系列逐步得到国内外客户认可,而开立医疗近两年 推出的中高端拳头产品 S50/60 也得到快速推广。在国产技术快速进步及政府政策推 动下,国产彩超有望逐步向高端医院市场渗透。